雏鹰公益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社团 > 社团动态 > 雏鹰公益社 > 正文

燕园观鸟小记

作者:来源: 日期:2018年03月31日

撰稿:张鹏翼

2018年3月31日,雏鹰公益社组织了一次燕园观鸟活动。来自北大附小的10余名小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两位资深同学刘沿江、陈熙尔的带领下,在北大校园内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观鸟活动。

早上八点,大家在西门校友桥集合。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绿色生命协会还想方设法借来了十多个望远镜供小朋友使用。来自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四学生刘沿江小刘老师给大家讲解了望远镜的使用。孩子们纷纷开始练习,一边练习一边观察到了黑色黄嘴的乌鸫鸟。

刘老师在展示望远镜的使用(摄影/付晓芳)

生命科学学院14级本科生陈熙尔小陈老师拿出一本《北京鸟类图鉴》,给大家展示乌鸫的图片,并讲解它的习性。陈老师说这本图鉴是北京观鸟的好帮手,北京所能见到的大部分鸟,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据说此书记载的北京448种鸟中,北大就有215种呢。

陈熙尔老师在介绍《北京鸟类图鉴》(摄影/付晓芳)

在校友桥上,我们还观察到了喜鹊、雨燕等。刘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雨燕的迁徙,这种小鸟最远可以飞到非洲南部,一路上一直飞行、连吃饭睡觉都不停歇,让孩子们惊叹不已。正讲着,一只鸭子呼啦啦从头顶飞过,落在远处的树上,原来这是一只鸳鸯。平时只在未名湖见到过游泳的鸳鸯,飞落在树上还是头一次见。据陈老师介绍,鸳鸯的巢在树洞里,刚孵出来的小鸳鸯要自己从一人高的树洞上跳下来到达地面而安然无恙。

飞落在树上的鸳鸯(摄影/刘沿江)

随后我们沿着西墙往北走,经过“大学堂”雕塑来到鸣鹤园的水域。在这里看到两只绿头鸭在水中自在地游泳。据两位小老师介绍,每年四五月开始,是鸭子繁殖的季节,在这里可以看到刚孵出来的小鸭子。忽然,赛克勒博物馆屋顶飞落了两喜鹊,一左一右站着,与博物馆的古建筑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屋顶的两只喜鹊(摄影刘仕阳)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来到校园西北角的中水处理站边的水域。据小老师们介绍,这里是燕园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来进行园林的灌溉。这片水域温度稍高,冬天不结冰,有很多鸟儿在这里生活。正看着,一阵笃笃声传入耳中,孩子们兴奋地说:“啄木鸟!”在陈老师和刘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看到了书上的啄木鸟。在陈老师的《图鉴》指导下知道了这是一种燕园比较常见的“大斑啄木鸟”,翅膀上有一片白色的大斑纹。

树上的大斑啄木鸟(摄影/刘沿江)

孩子们使用望远镜观鸟中(摄影/付晓芳)

一行人继续前行来到了未名湖北侧镜春园的水域。一路上看到了“大嘴乌鸦”和一种飞行姿势特别的鸟——“戴胜”,并有幸看到了在水边跳跃饮水的“丝光椋鸟”。

栖息在树枝上的戴胜(摄影/刘沿江)

正在喝水的丝光掠鸟(摄影/刘沿江)

很多鸟儿都有着非常隐蔽的保护色,如果没有经验恐怕很难观察到它们呢。刘老师和陈老师看到鸟后,一般先让大家用眼镜定位,再用望远镜观察,然后给大家看相机拍到的照片,最后对照图鉴、给大家讲解鸟儿的习性和特点。孩子和家长都收获颇丰。

最让孩子们感到兴奋的,是非常幸运地看到了翠鸟。三年级的同学刚刚学习了课文《翠鸟》,对于翠鸟的特点倒背如流,比如“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等。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在一片隐秘的水域里看到了好几只或停或飞的翠鸟,背部羽毛蓝色、胸前羽毛橙色,尖尖的嘴巴,非常美丽。正看着,一只翠鸟迅速飞到水面,捉到一只小鱼,又站到水边吃了起来。看到这一幕,孩子们表示:周一上学我就要告诉同学去,我们应该是全班最先见到真正的翠鸟吃鱼的!

岸边石头上吃鱼的翠鸟(摄影/刘沿江)

最后,大家一路穿过朗润园来到未名湖,沿途观察到沼泽山雀、灰头绿啄木鸟、燕雀等,在未名湖北岸结束了这次难忘的观鸟之行。

美丽的燕雀(摄影刘仕阳)

为了表达感谢,领队陈泓婕老师代表雏鹰社给刘沿江、陈熙尔两位小老师和绿色生命协会赠送了感谢状,感谢他们的精彩介绍和热心奉献,表达了大家的感谢之情。

难忘的观鸟之行2(摄影付晓芳)

上一条:20180415奥森定向赛:新闻稿-张鑫

下一条:2017年6月3日 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骑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