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正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二层展廊展出,画家杨华为每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画像,再现他们的气质面貌。
为充分了解“两弹一星”的风采,领悟大师们的精神魅力和作品的艺术灵魂,雏鹰社特邀请本次画展作者、画家杨华与小朋友们面对面,听画家讲解人物故事和创作经历。
(常柯琪 摄影)
(常柯琪 摄影)
12月16日上午,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百周年纪念讲堂。这个平日里充满了电影和演出的热闹场馆,挂上了一幅幅巨大的科学家画像,还真彷佛一座静谧的博物馆。这些画像既采用了水墨,又非常真实,画中的科学家们有的严肃认真,有的和蔼可亲,非常传神,孩子们纷纷猜测画家是怎么把它们画出来的。
(赵玉龙 摄影)
十点整,领队杨晓雨老师召集小朋友们围坐一圈。原以为这位画家是像科学家一样的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没想到却是一位长发飘飘的美女阿姨。杨华阿姨不仅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还是科学院文联理事,为创作“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她不仅在画法上进行了创新,更是对这些功勋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读。这次活动,既是杨华画家与小朋友们的一次艺术交流,也是一次科普活动。
杨华阿姨首先向小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两弹一星?”马上就有一位小朋友回答:“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核弹又包括原子弹和氢弹。”真不愧是雏鹰社的好学员!接着杨华阿姨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一共有多少位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得到表彰呢?”这当然也难不倒在场的小朋友,一共有23位国宝级的科学家,其中12位都是北京大学的校友呢!
于是,杨华阿姨开始介绍本次画展第一站就来到北京大学,正是基于众多北大学者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在那个国际和国内环境异常紧张的年代,在条件艰苦的西北沙漠里,北京大学以及全国各地最优秀的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隐姓埋名地投身于科学研究,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杨华阿姨正是被科学家的故事深深感动,才能画出这么生动的肖像。接着她给小朋友们讲解了她是怎么画的。她首先查阅了很多资料和档案,充分了解了科学家的事迹,把他们当作朋友一样熟悉并且充满了感情,然后她根据相关的照片,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材料,加上西方的写实主义画法,画出了一张张巨幅肖像,一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赵玉龙 摄影)
至此,都喜欢画画的小朋友们纷纷举起手来,提出了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关注人物的头发、眼镜、牙齿、皱纹和衣服,有的关注画像的背景为什么不在室外,有的关注画面的色调和姿态,杨华阿姨都非常耐心地做出了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绘画技法的问题,更是小朋友对于作品的认真思考。杨华阿姨引导大家从画面的一些细节,看到画面背后的人物神韵。比如其中唯一一位烈士郭永怀院士,在飞机失事后将珍贵的档案资料紧紧抱在怀中,而自己的身体都被烧焦了。因此他的画像整体色调比较深沉,头也微微低着,是以表达缅怀之情。
在杨华阿姨的鼓励下,小朋友们的问题越来越开放,他们还很关心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当有一位小朋友问到“这些科学家是自己想去还是国家让他们去研究的”,杨华阿姨反过来问他:“如果你正好是一位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这时候国家又很需要制造原子弹来保护我们的人民,你愿意去吗?”小朋友马上回答“我愿意!”在场的家长们都会心的笑了。是的,小朋友朴实的回答代表了他们的心声,保卫祖国、造福人民,我愿意!
(常柯琪 摄影)
为了感谢杨华阿姨的耐心讲解,两位小朋友自告奋勇地代表雏鹰社向她赠送了雏鹰社头巾,并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和感言。
(常柯琪 摄影)
在接下来的自由参观中,杨华阿姨一直被雏鹰社小朋友们围着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们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惊讶。也许,能够启发他们关注这些画、这些人、这些历史,就是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田越 摄影)
最后,请允许我用画展宣传稿中的诗句来表达对“两弹一星”元勋们的致敬:
“两弹一星”元勋
23位国宝级科学家
他们以身许国
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甚至不惜付出生命
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
历史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元勋们的画像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他们眼角的皱纹
藏着多少岁月的故事
在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下
我们看到
勇攀科学高峰的身影
勇往直前的坚定意志
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
我们只能在画像前
久久停留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常柯琪 摄影)
(赵玉龙 摄影)
活动结束后,一位小朋友仍不住念叨着:为什么要打仗呢?大家都和平不好吗?是的,愿世界和平是“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最终夙愿,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撰稿:郭琳(王佳音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