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工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工会 > 教学单位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经济学院工会 > 正文

老骥伏枥志向宏: 北大经济学院“诗人”保洁员陈兴旺

作者:来源: 日期:2016年11月24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最早的专门的经济系科,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国立北京大学时设经济学门,1919年设经济学系,著名学者马寅初先生任第一任系主任,更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大学堂成立的商学门。百余年来,大师如林、贡献卓著,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如今的北大经济学院位于博雅塔、未名湖东北侧,与古朴而充满厚重历史文化气息的明清园林相邻。

如果你来过北大经济学院,你应该遇见过他。如果你不曾遇到,你大概无法想象他是一位怎样的人,他看似平凡,却满腹才气;看似普通,却饱经世事沧桑。

今天,我们给你介绍这样一位长者,听一听他的故事。他就是在经济学院大楼内从事保洁工作的陈兴旺。

一个温暖的午后,陈兴旺接受了采访。他头发有些灰白,但身板笔直;他是一位保洁员,也是诗人,更是一位老军人、老党员。

(一)

陈兴旺在北大经济学院早就小有名气,他的诗作、文采俨然成了一张“名片”:“地起秀湖,湖映岸上塔,美极致,难嵌名,名扬四海;天垂娇丝,丝拂水中云,现柳影,不知根,根扎燕园”。

问起文学功底和灵感时,他坦言自己当年学习成绩很好,读高中时曾兼任学校初中学生的老师。虽然学习上勤奋刻苦,但是家庭条件不好,常常只能向同学借书看。“有一次借了同学一本作文书,我从头到尾抄了一遍,对里面的精妙语句就有很深的印象。”那个百业待兴的时代,他节衣缩食订阅《安徽文艺》,边看边把写得好的东西画上着重号,加深记忆,这样的阅读习惯对他的帮助和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1976年,他高中毕业,但遗憾当时尚未恢复高考,因而也就失去了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机会。但是,北京大学这一人才辈出的世界名校、中国的“最高学府”,一直是他仰慕的地方。直到来到北大工作,亲眼见到美得像公园的学校,这种美便为他带来了许多灵感。同时,他也提及北大更令他陶醉的是这里的氛围――“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职工都是这样亲和、平易近人,对保洁人员十分尊重;同学们都刻苦学习并有特别高的学习兴趣。”在经济学院大楼打扫卫生时,他经常看到平新乔教授在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不由心生敬意,感慨“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真的是一种财富”。

(二)

工作中,陈兴旺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才华,越做越好。“有一些人卫生习惯或行为可能影响到保洁的效果,当然基本都是无意的;我就想着用心理学的或者特别的一些方法,让他们更加尊重我这个老头的劳动成果。”有时,陈兴旺会和他们聊上几句自己写的诗,“他们会感叹北大的保洁老头居然可以用诗来交流,所以也会更加尊重我,这样也无形中提醒了他们”。普通的卫生间中,打印、张贴的提示很常见,再温馨也略显生冷;而他则选择了手写,这就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您来北大多求知,求知先从文明开始。爱护卫生就是一种文明,更是爱护您的健康,只有健康了您才能创造文明和更多的财富。”后来他发现,居然还有来北大经济学院学习的学员把他的所写发到了微信群里,并附上这样的文字:“一个保洁老头能说出这样的道理,写出这样的字,难道我们不该遵守吗?”自此之后,卫生确实变得更好打理,陈兴旺把这都归功于知识的力量,文化的魅力。

陈兴旺在保洁工作方面的“奇思妙想”,引起了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的关注。有一次,吴校长来经济学院参加活动时,发现了陈兴旺的“小作品”,还专门就此画了漫画发到朋友圈,称赞他“书法功底何等了得”。

陈兴旺十分激动地说,自己万万没有想到吴校长会将自己随手所写称作“书法”,后来吴校长还专门来看望他,并赠送纪念品。“刚见面时,还感到有一点紧张,但吴校长的平易近人,让我慢慢地平静下来,一起开心地聊了一个多小时。”他深深地体会到吴校长那一份对知识的尊重,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亮点与火花的感知与发现。

(三)

来到了北大之后,陈兴旺感受到经济学院很多教职工给予自己的关怀。“学院专门给了我一间小屋子,还经常问寒问暖,很关心我;在这样舒心的环境中,我时不时也能发现一些灵感。”

最近陈兴旺买了京城的传统手玩一对核桃,便即兴成诗一首:

“欲将乾坤握手中,怎奈岁月不饶人。空活花甲两鬓白,追忆旧时恨才无。”

经济学院学院院长助理张亚光副教授通过微信,对诗一首:

“燕园深处潜卧龙,修剪洒扫皆为空;不离日用常行内,老骥伏枥志向宏。”

收到亚光老师的赠诗之后,陈兴旺非常兴奋与感动,随即再回诗一首:

“深谢教授激老牛,自知斜阳辉难久。燕园劳作永安康,奢望时光真倒流。”

这样的来来回回,更增加了陈兴旺写诗的热情和兴趣。

聊着聊着,他忽然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我们老家是吴楚之地,说话都跟唱山歌一样,比较原生态。我方言也比较重,写诗的时候平仄可能不一定正确,但是因为是内心的迸发,所以觉得有意义。”

陈兴旺的家乡有一次要修一座关岳庙,用来纪念关羽和岳飞,关岳庙的修志办公室便邀请他为这座庙题诗。深思熟虑之后,写下这样一首诗:

“关岳奉一庙,平生何以交。忠义系长久,千古赞英豪。”

(四)

陈兴旺是一个特别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的人,心态很年轻。在QQ刚刚出现的时候,他就注册了QQ账号,平时还会刷刷空间,写写日志。

在他的QQ空间里,有一篇日志叫做《我有了两个外国朋友》,讲述了他在北大校园里认识了两个外国朋友的故事。

其中一个朋友是一个金发女孩子,那是在他骑着三轮车从食堂回学院的路上遇见的。当女孩子询问到未名湖怎么走,他便邀请女孩坐上自己的三轮车,骑车带她在校园里逛逛,去了未名湖、北大西门,又把女孩送到了地铁站。一路上,他为女孩介绍校园哪里好玩,女孩也表现得特别热情。陈兴旺开心自豪地说:“这个女孩发现一个北大的保洁老头也能讲这么多故事,应该对北大的印象特别好,我也算是给学校争光了吧!”

另外一位外国朋友是在修车铺认识的,那时他后面站了一位年轻人,带了一辆新买的自行车,陈兴旺想着自己没有着急的事情要处理,便让小伙子先修。可是车靶子一直装不上去,他便上去帮忙,竟然一把就装好了。“可能是因为我当年当过兵吧,还有点力气。”交谈之后,才发现这个年轻人柬埔寨留学生,因为之前在南京读了八年书,所以中文特别好。修完车,年轻人要帮陈老师付钱表示感激,但是他拒绝了。钱虽然没有收,却结下了忘年友情。

(五)

提及当年的军队生活,陈兴旺用了“团结紧张,整齐划一”八个字来形容。

“那时我们脱下军装,穿着便服到巴基斯坦修公路”,他也深深地感叹那时生活的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兴旺写下了一篇散文《军品长存 军容依旧》。“部队真的是个特别锻炼人的地方,到现在还会有人初次遇到我,就问我是不是当过兵,我想这也是因为部队锻炼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气质吧。”

当兵离家的时候,陈兴旺也曾为自己的妻子写过一些书信,那是他在戈壁滩上突现的灵感,那是他军旅生涯的铁汉柔情。

离开部队之后,陈兴旺是唯一一个被分配到北京工作的,他说自己从事过的时间最长的职业是司机。在这期间,他做过很多好事,帮助了许多穷人,甚至还因此获得过奖励。“我在开车的时候遇到路边需要抢救的人,都会把他送到医院去。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

(六)

“来到北大经院工作弥补了我年轻时候的向往”,陈兴旺转而把话题引向采访的我们,“你们都是祖国的未来啊,我特别羡慕你们,能在这个园子里面读书。我想我对‘燕园’的理解是这样的――燕子在春天的时候来,在夏天飞舞;北大的学生就是一只只燕子,在未来成为一个个精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采访最后,陈兴旺现场为经济学院即兴作诗一首,想作为小小的礼物送给学院,用来表达对学院的感谢与不舍之情。他戴着花镜、下笔有力:

“院藏瑰宝,学而取用,济世富国,经天纬地。”

因为家里有事需要照顾,陈兴旺即将离开经院,他感到非常不舍。“这里的老师们对我都太好太客气了,都称我为先生、同事。甚至还会称呼我为老师。听说我要走,崔小勇老师还专门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他拿出手机,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读,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有多么的惊喜与温暖。

“在北大经济学院,感受最深的还是那句话:知识的力量,文化的魅力。知识、内涵、交流就是一张不用印刷的最好的名片。诚实、实干、用心是打工者最好的资本。”

(采访:林琪贺、张守玉、郭一帆 撰稿:张守玉、郭一帆)

上一条: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

下一条: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参访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