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下午,北京大学造型艺术协会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书画协会的首期笔会交流在校工会小白楼一层活动室顺利举办。本次雅集旨在以笔会友、临创并重,得到了各协会成员的积极响应与热烈支持。

活动开始前,北京大学工会副主席张小萌致辞,她代表校工会欢迎校内各书画团体间的密切沟通与学术交流,希望借此机会将类似活动推广普及,为建设校内传统文化与提高师生书画素养的重要目标做出典范意义与带头作用。

北京大学造型艺术协会会长、艺术学院研究员祝帅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回顾了造型艺术、“书画同源”的观念历史,着重强调了造型艺术协会在成立之后积极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特别是在上学期成功举行的首期教职工公益书法课,为校内教职工打开了专业又系统的学书门径、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学教育,为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众人合力的集体贡献。本次笔会雅集的多位同好都是公益书法课的授课教师与学员,是将北大的书法艺术与传统临习不断延续的骨干力量。
祝帅为本次笔会开笔,题写榜书“书画延年”四字,并赠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书画协会,是协会间友谊的美好见证。



在自我介绍环节,北大人民医院书画协会会长陈军详细回忆到,会员们来自各部门科室、在共同的书画爱好号召下聚在一起,参加各种展览并多有奖项,李思萌、毛春燕、梁海杰作为今天出席交流活动的代表,笔墨各有擅长,为本次笔会雅集准备良久,十分期待今天的深入交流。

此外,参加本次笔会的造型艺术协会与学生书画协会的同仁们也纷纷发表个人心得体会,回顾学书经历、总结临帖经验,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教师王铁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河南警察学院教师徐舒桐,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造型艺术协会书法部部长陈耕,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会长、造型艺术协会副秘书长王建皓,学生书画协会骨干闫家俊、黄义之。活动由陈耕主持。




实践交流环节中,会员们在不同书体与风格的差异下形成了几个书写-观看的互助小圈子,比如王铁刚老师在临习《石门颂》中强调笔意与横幅章法的设计,徐舒桐老师在小字行书的常见范本《集王圣教序》的临写中尝试在不同毛笔与字径下展现多种笔意,并在欣赏梁海杰老师带来的行书作品时纷纷提出艺术亮点与改进建议。李思萌老师先完成了一幅小篆横幅作品的临摹,陈耕老师则为李老师示范如何临习商周金文、泰山刻石和吴昌硕篆书,深入讲解大篆与小篆的线条风格差异。陈军老师则在欧体楷书对联的不断调整中,加深了对楷书字径与笔法差别的理解。毛海燕老师向几位同仁提问书法史与书法理论的重要问题,多有心得。王建皓、闫家俊与黄义之则敢于突破自身束缚,尝试接触新碑帖与新风格,对宋人行楷手札与明人行草条幅的艺术表现力与精准临摹都有了自己的独到体会。不知不觉间已至黄昏时分,各位同好怀着新知与创见离开,本次笔会交流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