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7日晚上,天气晴好,北大青年天文学会的同学们在静园大草坪上架起了两台望远镜。小雏鹰们期待已久的观星活动在19时准时开始啦。
说起观星这略显专业的天文学词汇,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深奥,小雏鹰们稚嫩的眼眸中透露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了一扇新知识的大门。
(摄影:张秋颖)
老师打开指星笔,一边讲解一边指引孩子们认识各个冬季星空的亮星。通过肉眼观察了解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星座。
(摄影:曾玉芬)
当我们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时,会发现夜空中点缀着无数璀璨的星光,它们似乎对我们不停的眨着眼睛。随着对星星的不断观察,人们发现这些星星的排列方式十分独特有趣,有的像熊,有的像勺子……形态各异,于是人们将它们称为星座。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中,都有划分星座的传统,且具体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由于在地球上所处位置纬度不同,我们并不能看到所有星座,但即使只能看到一部分,就已经足够震撼了。
(摄影:曾玉芬)
老师指着星空说:“这就是参宿四,它是一颗光谱为M1-2型的红超巨星,在猎户座内。它的半径大约是太阳的887到955倍,是不需要用双筒望远镜就能看到的最大恒星之一。参宿四距离地球大约640到724光年,视星等在0.0到1.3之间变化,通常是猎户座的第二亮星,也是全天第十亮的恒星。”
(摄影:曾玉芬)
毕宿五也是夜空中最容易找到的恒星之一。跟随着猎户座腰带的三颗星,在与天狼星相反的方向上遇到的第一颗亮星,就是毕宿五,它是金牛座的眼睛。
(摄影:张秋颖)
小雏鹰们围在老师身旁,认真的观看老师组装设备。等老师安装好天文望远镜,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开始了观测。
(摄影:曾玉芬、张玲)
“老师,我发现星星的颜色是不一样的。”通过观察孩子们分享了新的发现。“是的,仔细看,你会发现恒星有红色、白色、蓝色等不同颜色,红色的恒星温度低,蓝色的恒星温度高。”老师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
(摄影:张秋颖)
(摄影:张玲)
老师又为孩子们介绍了冬季大三角,冬季六边形等很多天文知识。通过观察和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很多星星的名字,认识到虽然星星看起来很小很小,但其实它的体积比想象的大得多。
(摄影:张秋颖)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每个人在他们幼年时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满怀好奇和敬畏。每一个喜欢星星的孩子,都有一个天文梦。
星空是神秘又令人向往的。从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拿起望远镜观察星空开始,人们对星空乃至宇宙的探索从未停下脚步。
通过对星星的观察,小雏鹰们在心中也种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这次美妙的观星体验,增长了孩子们的天文知识,更增加了对星空的热爱。
(摄影:杨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