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公益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社团 > 社团动态 > 雏鹰公益社 > 正文

寻找我的精神故乡

作者:来源: 日期:2020年12月11日

星期六,妈妈问我:“你知道你的名字里为什么有个‘燕’字吗”?“是北京的意思,因为我出生在北京!”妈妈又问:“那你的故乡在哪里?“我指了指妈妈的肚子:“这里!”妈妈笑着说:“这是你的肉体故乡。我们都还有一个精神故乡。”

“啥叫精神?”“精神就是价值的源头,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今天的模样。”“我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妈妈说:“明天雏鹰社会带我们去看看3000年前的北京,还会带我们参观考古工地。”

“啥叫考古?”妈妈说:“去了你就明白了。就像你喜欢的侦探和密室逃脱游戏,要根据发现的现场和掌握的知识,去推测和判断之前那里发生过什么。”“哇,太太太棒了!我要去,我要去!”

星期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看到“琉璃河”的路标,妈妈说:快到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博物馆,我居然遇到了我的同班同学,还有好几个我们一年级的小豆包呢!

博物馆的墙壁上写着一行字,“受命北疆,鼎天鬲地”,我们都不太认识。讲解员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鬲”是个多音字,在这里不念gé,而念lì,因为鼎和鬲都是古代的炊具,这里是谐音,顶天立地的意思,鼎和鬲象征着古代国家权力。这里是西周初期诸侯的分封地,当时燕在周朝的最北边,周围有很多少数民族威胁着王朝的安全,所以要派最得力的人来驻守。本来周朝的第一任皇帝的兄弟召公被分封到了这里,可是因为他要留在当时的首都镐京辅佐小皇帝,于是就派自己的长子来驻守这里。怪不得说 “受命北疆”呢,原来这不光是赏赐了一块地,还有重要的守护国家的使命呢!

在博物馆里,我们见识了3000年前的古人是怎么吃饭的。他们吃饭的规矩太多啦,光是餐具就有好多种,奇形怪状,但样子还都挺可爱的,我最喜欢的就是鬲了,肉乎乎的腿和胖胖的大肚子,好像有生命似的,也特别实用,下面放上柴火就可以加热啦。

讲解员老师告诉我们以前这种炊具是用来煮粥的,鼎开始用来煮肉,后来被当成国家象征以后就成摆设了,一般那些大的都供着舍不得用。西周的人们还特别喜欢饕餮纹,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怪兽,它特别贪吃,甚至把自己也吃到肚里去啦。古代的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在餐具上装饰饕餮纹呢?大概这种吃货的样子能增加自己的食欲,就像我看见可爱造型的棒棒糖就忍不住要吃一样?

贵族们特别喜欢吃肉,我注意到他们吃的基本都是肉类。那个时候的礼制特别严格,把人分成好几等,每种等级的人吃的数量和种类都不一样,天子可以吃9鼎,诸侯可以吃7鼎,大夫可以吃5鼎……妈妈告诉我这只是古代贵族的生活,那一般人怎么吃饭呢?我很好奇。

很快我们就看到了惊人的墓葬坑里,除了贵族的墓主人以外,还有陪葬的少年,原来那个时候的普通人、奴隶的生活这么悲惨啊!他们才不过八九岁就被杀死、裹在草席里埋在主人的旁边。幸好我生活在这个时代!

还有把马和马车一起陪葬的,有的墓葬坑里还有狗,大概他们都是墓主人生前的宠物吧,死后也要为主人效犬马之劳。

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了,做拓片!我们先要在宣纸上均匀地喷上水,然后用小刷子在上面轻轻捶打,等花纹大部分出现以后,再用沾了墨的布包轻轻在上面按一按,拓片就做好啦!真是太有意思了,回家以后我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些别的东西!

告别了博物馆,王老师又带我们去了考古工地,她是北大考古系毕业的大姐姐,知识渊博又干练,跟女侠一样!这个地方离博物馆还挺远的,我们开了大约20多分钟才到。因为王老师要求我们对工地看到的东西保密,所以我不能展示我看到的东西,只能描述了。这是一处工地,周围好像要建大楼,王老师介绍说,这是一处东汉的家族墓地,离现在将近2000年的样子,所以我们又做了一次时间旅行。汉朝人的砖烧得很不错,他们用砖砌了整齐的墓穴,里面也会放一些陪葬品。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不那么残酷了,他们陪葬的东西不再是活人动物,而是陶土烧制的冥器,什么灶台啊,水井啊,牲口圈啊,房子啊,都是现实世界的微缩版,好像死去时带着这些东西就能像活着的时候一样生活。这些墓穴里都没有骷髅,干净得只剩下一些陶土陪葬品了。王老师说,这是因为人体骨骼在自然条件下并不能保存那么长时间,如果历经千年还在,很可能是与土壤中的矿物质融为一体石化了,所以很多古墓打开的时候是没有人的。

王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和演示了考古的重要工具:洛阳铲。这个长长的杆子一头用金属制成,下面很锋利,是空心的,可以一直钻到下面,把地层下面的土采上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采上来的土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有古人活动过的痕迹。如果土里面有黑色的碳颗粒,就说明这个是人为的,因为人类生活的地面是一层层累积的,地层越深年代越久。如果再往下,土里没有碳颗粒,就意味着那个底层没有人类涉足了。真有意思!考古果然像探案一样!

一上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这个活动真是太酷了!我有点上瘾了,盼着再一次参加雏鹰社的活动!

刘燕缨(北大附小一7班)

上一条:如何学会鼓励孩子,而不是表扬---参加雏鹰社“家长沙龙”有感

下一条:我运动,我快乐,我喜欢——记北大雏鹰社首届乐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