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正念社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社团 > 社团动态 > 教职工正念社团 > 正文

小暑读心·正念同行——教职工正念社团暑期读书会开启《多舛的生命》共修之旅

作者:来源:教职工正念社团 日期:2025年08月25日

盛夏蝉鸣时,正是读书日。值此小暑节气,北大教职工正念社团的部分老师们正式启动了暑期正念主题读书会活动。老师们在结束春季学期MIED(情绪困扰的正念干预课程)八周课后,体会到课程对自己身心状态的改善,决定通过深度参与社团活动,发起读书会,持续正念练习,继续正念之旅。本次读书会以当代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的经典著作《多舛的生命》为共读书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深入探索正念疗愈的力量。

7月8日中午,读书会在刘俣伽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刘俣伽系统介绍了卡巴金的学术贡献,并对本书的读者序和前言,即书籍的核心理念进行了导读。“只要你还在呼吸,你身上对劲的地方要比不对劲的地方多。” “去拥有当下,无论当下如何”书中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思想,引发了老师们的深刻共鸣。通过正念沟通环节,大家共同探讨了“多舛的生命”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对比分析了正念“多舛的生命”与佛教“众生皆苦”的异同,重温了MIED的核心要素和菱形模型的四个策略。

7月16日中午的第二次读书会,由于珊和星一两位老师带领大家深入研读本书第一至第十章。活动延续“呼吸锚定”的传统,于珊以“我是一朵花”的隐喻开启领读,生动阐释了正念七大支柱态度——非评判、耐心、初心、信任、无争、接纳及放下;她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解剖学动态演示了「腹式呼吸」,让大家直观理解膈肌运动原理。星一结合自身参与正念八周课程及其后每日的系统训练,呈现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的体悟,即通过“记得—提醒—重回身体”为核心建立与个人心智圆满的链接;把全然的觉知带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瞬间,投入当下;强调正念不是标准化流水线,而是量体裁衣的生命艺术。崔海媛补充了卡巴金对正念态度的解读,后续增加了感恩和慷慨两个态度,共有九个态度,并对比本书内容和MIED课程,总结共性和差异,帮助大家理解。与会老师们分享阐述了自己读书和正念练习中的体会。

暑期中,老师们将在教学、科研和正念练习中继续读书会,继续正念共修之旅!


文字:星一

上一条:金秋启新程,正念续深耕——北京大学教职工正念社团第三次读书会圆满举行

下一条:身心同在 | 北大教职工正念社团春季学期活动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