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午,新学期伊始,北京大学教职工正念社团的老师们再度相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了第三次正念主题读书会。本次活动继续共读乔恩・卡巴金博士的经典作品《多舛的生命》。在刘俣伽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同深入探讨正念在医疗、健康与生命哲学中的意义。
活动始于熟悉的“正念觉察呼吸”练习,引导大家沉静下来,投入当下。接着,刘俣伽系统领学了《多舛的生命》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的核心内容,重点分享了正念练习中“个人愿景”的重要性,介绍了“参与性医学”这一新范式——倡导建立整体、主动、合作关系和多层次资源整合的健康新模式。通过书中案例和最新研究,她生动阐释了如何借助正念看到事物的完整与彼此联结,进而突破思维限制,以及心理状态(如长期压力、情绪困扰)对生理功能(如免疫力、疼痛感知)的影响。
崔海媛补充了对“治愈”与“疗愈”的理解。她指出,虽然很多疾病不能完全治愈,却可以疗愈。疗愈关乎生命意义的探寻、自我接纳与内在整合,人们可以通过不抵抗的疗愈智慧,学习与状况同在和共处。
与会老师们积极分享了暑假期间的正念练习、生活中的正念感悟与阅读体会,围绕“正念在医学中的运用”“如何关联到完整的自我”“慈心禅的机制”、情绪困扰的正念干预(MIED)核心干预策略的理解和应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共读的形式,不仅更深入理解了书中所传达的正念理念与实践方法,也在团体支持中获得了持续修习的动力与信心。

读书会现场
文字:赵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