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北京市健身气功协会承办的2025年北京市全民健身大赛健身气功比赛暨段位积分赛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体育馆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和弘扬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县、企事业单位、高校的110支高水平代表队、近千人同台竞技。
北京大学教工健身气功代表队在比赛中团结协作、奋勇争先,最终斩获6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北大教职工健康的体魄、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竞争激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成年组集体赛中,由田越、吴定锋、谢海江、杜立颖、鲁宁、苗梦雨六位老师组成的北京大学代表队,凭借规范的动作、协调的配合和沉稳的演练,在2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他们在赛场上动作整齐划一,气息绵长沉稳,将八段锦“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裁判与观众的一致认可。

八段锦集体赛现场
在个人项目中,北大教工的表现也同样是赛场上的亮点,展现了深厚的个人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
八段锦个人赛甲组共112人报名参赛,竞争尤为激烈。吴定锋、田越、彭湘兰发挥出色,荣获一等奖;鲁宁、杜立颖荣获二等奖;初学八段锦的高桂芳荣获三等奖。他们的成绩单充分体现了北大教职工在该年龄段的强大整体实力。

吴定锋比赛中

田越在比赛中

彭湘兰在比赛中

杜立颖在比赛中

鲁宁在比赛中

高桂芳在比赛中
在八段锦个人赛乙组的比赛中,苗梦雨发挥出色,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李安坡等荣获二等奖。

苗梦雨在比赛中

谢海江在比赛中

李安坡在比赛中
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个人赛甲组中,粘怡佳表现惊艳,她以舒展流畅、意蕴悠长的演练征服了裁判,荣获一等奖第二名,充分展示了其在多种功法上的综合能力。

粘怡佳在比赛中

王东敏(左二)作为全运会北京队运动员表演八段锦
这是继今年7月底在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后北京大学教工健身气功队获得的又一佳绩。荣誉的背后,是教练组的高水平指导和队员们日复一日的辛勤苦练。王东敏教练对动作的精准指导和对集训的组织是队员们站在高水平起点上的重要保证,谢海江队长对训练计划的执行和对动作细节的不断打磨,团队成员互相纠正、彼此鼓励、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积极融洽氛围,是团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法宝。许多队员既是教学科研岗位的骨干,也是家庭中的支柱,但他们依然对健身气功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和执着。在备战此次大赛的过程中,队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训练,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从手势的准确到位到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都力求精益求精。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不畏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他们取得佳绩的根本保证。

队员们在校内集训,赛前准备

日常刻苦训练,精益求精
北京大学教工健身气功活动的蓬勃发展和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工会和体育教研部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组织。工会通过未名太极社组织日常的锻炼站点、举办培训讲座和交流比赛,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习练平台和氛围,使健身气功成为校园内深受欢迎的全民健身项目。体育教研部则在专业指导、资源协调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重视与自下而上的参与相结合,共同铸就了北大教工健身气功队伍的卓越与辉煌。

未名太极社日常训练
引申阅读:
近年来,北京大学在推广健身气功方面成果丰硕。从春季运动会上千名教职工共练八段锦的壮观场面,到日常工间操的广泛普及;从在国内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到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健身气功已成为北大校园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北京市全民健身大赛的成功,再次印证了北京大学在推动体教融合、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教职工集体演练八段锦

协会会长王东敏在西班牙八段锦教学
展望未来,北京大学教工健身气功代表队将继续秉持“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传统,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不断提升技艺水平,积极投身全民健身事业。他们将继续在更多的平台上展示北大人的风采,传播健康理念,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北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