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北京大学教工网球协会成功举办了第28期初级网球培训班活动。初级网球培训班共分为午班和晚班两个班次,吸引了全校50余名教职工参加,在促进广大教职工了解网球、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在积极践行“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北大精神。
北京大学教工网球协会是由学校教职工中的网球爱好者志愿结成的非盈利性群众性体育协会,致力于为北京大学教职工中的网球爱好者提供互动交流和技能提升的平台,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网球运动、传播网球文化。此次培训,教工网球协会精心安排了专业的教练进行专业指导,培训内容主要涵盖底线正、反手击球,发球,网球比赛基本规则及球场礼仪等,培训对象为零起点和初级水平的教职工。
网球文化起源于12—13世纪的法国,从传教士的手掌击球游戏,到英国宫廷的贵族运动,现今成为普及全球的全民运动;网球的国际标准竞技体系和全球大大小小的网球比赛,也在不断体现竞技体育的国际化与艺术化元素交融特征。而这项历史悠久、老少皆宜的运动,在2025年这个提前到来的冬天,带给了各位参与培训的会员不同的热情与欢乐。教工网球协会的老师们,也根据学员们的程度不同,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零基础学员而言,这次培训提供了与网球初遇的碰撞。“我对网球的认知,此前一直停留在大满贯赛事以及郑钦文的力量之美。”训练伊始,来自光华管理学院的俞亮老师对网球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然而很快发现,网球并不像想象中简单。“从握拍姿势到反复练习挥拍、发球,尝试正反手击球,我渐渐发现,这颗绿色小球竟能调动全身的力量。原来网球并非一味追求速度和力量,快节奏的引拍后需要慢下来精准击球,集中精神时也需要灵活变通。”在老师们耐心和专业的指导下,很快地,俞亮老师就能够很好地掌握网球的挥拍技术。“每天中午奔赴球场,也成了我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
而对于有些基础的学员,这次培训提供了为自己球技查漏补缺的机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网球运动也是一样。培训班毕竟只有短短的10个小时,能够带领大家粗略地领略网球的快乐,但想要打好网球,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汤旸老师说,“紧锣密鼓的双周网球培训是最近每天特别开心的事情,一点点练习正手、反手和发球,每天一小时的课程练习使人身心舒畅。尽管动作和力量控制还没有掌握得很好,但是每次一些小小的进步都能得到老师及时的反馈与肯定,已经在快乐的练习中爱上了这项运动!”
从法国修道院到北大球场,网球穿越百年依然充满魅力。这次培训不仅让教职工掌握了基本技能,更播下了网球文化的种子。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教职工带着对网球的热爱,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同样的专注与活力,让体育精神持续滋养北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北京大学教工网球协会第28期初级会员培训班午班合影

北京大学教工网球协会第28期初级会员培训班晚班合影
(孙昕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