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校工会面向基层工会干部举办了老龄化知识专题培训活动。活动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聆听人口所康宁老师主讲“我们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讲座;二是赴泰康之家燕园社区进行实地参观交流。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宝岭、副主席于晓凤与二十多位来自基层院系、职能部门和附属医院的工会主席、工会干部一同参加。
康宁老师在讲座中指出,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北京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数据显示,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接近80万,其中约六成处于空巢或独居状态,慢性病患病率也居高不下。根据预测,到2035年北京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可能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当前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社区养老资源供给不足、家庭照护压力持续加大和专业护理人才严重短缺。为此她提出,社会层面应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均衡布局;个人与家庭层面则需要提前规划,建立包括强制储蓄、健康管理等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她还侧重介绍了考察养老社区应重点关注的几大要素:是否具备24小时专业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生活环境是否完善,收费模式是否透明合理,以及精神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多元。因为这些要素直接关系到老年人能否实现“健康老、幸福老、有尊严地老”的生活目标,也是衡量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

康宁老师在去程路上和老师们交流(右侧第一位)
在泰康之家燕园社区,大家先后参观了社区三期活力中心的一层生态景观、二层文化活动区域、三层户外活动空间以及住宅区的实体样板间,并与泰康养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一层大厅合影

二层85岁社区居民的美术作品

在连接户外活动空间与社区的路上

社区两人间
在座谈会上,张宝岭常务副主席指出,好的养老社区应做到对老人需求的精准捕捉与高效响应:从适老化设施的细节设计到个性化照护方案的制定,再到精神文化活动的精准供给,真正做到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而这种“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核心逻辑,恰恰是工会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次培训活动的目的所在。未来我们要把这种理念进一步融入为教职工的服务工作当中,更好地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座谈会
在返程路上,大家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直观感受到社会的养老服务现状,更在老龄化问题认知和养老方式选择上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为回应教职工们对个人及家庭养老规划的关切提供了切实参考。
文字、摄影:吴双(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会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