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是由北京市教育工会与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协商于2011年10月成立的一项主要用于首都教职工罹患重大疾病等事件的救助或资助的专项基金,专项基金成立的目的是为落实北京市教育系统工会“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完善工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的工作要求,更好地推进首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激发首都教职工的创造活力。同年,北京市教育工会向首都各界发出倡议,希望首都各级工会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支持“首都教职工爱心基金”,形成相互帮扶、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会于专项基金成立之初即在各基层单位对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广泛宣传,并于2011年7月和2012年4月将医学部各基层单位教职工捐助的爱心款项共计8483.0元上缴到北京市温暖基金会。为了响应北京市教育工会“送上一份情意,让温暖延绵不断;献出一片爱心,让大爱心手相传!让我们用爱的光辉共同助力首都教职工爱心基金蓬勃发展,携手同创首都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的倡议,2017年7月13日,医学部工会于再次向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捐赠人民币伍万元整,为更好地保障医学部系统教职工身心健康,增强教职工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营造团结互助、温暖和谐的氛围,助力北大医学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附件1.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项目实施细则。
附件2.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应急救助办法(试行)。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项目实施细则
(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的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本着捐助公开、受助公平、使用公正的原则,制定本管理使用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由北京市教育工会和各爱心单位共同发起,基金主要用于首都教职工罹患重大疾病等事件的救助或资助。
第三条 本管理使用办法适用于“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
第二章 基金来源
第四条 本专项基金可接受社会公募,基金来源于:
1.北京市教育工会及各级组织的资助;
2.首都教育系统教职工和高等院校所属的企事业单位的捐赠;
3.其他自然人、法人或组织的自愿捐赠;
4.专项募集活动所得资金定向捐赠;
5.其他合法收入。
专项基金账号设在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募集资金全部进入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账户,按照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相关管理制度和专项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管理。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的利息作为基金的管理运作费用。
基金会账号
户 名:北京市温暖基金会
开户行:招商银行北京长安街支行
账 号:860581199710001
第三章 基金使用
第五条 救助对象
本基金救助对象为首都教育系统在职教职工、参加工会组织并缴纳工会会费、且持有北京市“京卡?职工互助服务卡”的工会会员。
第六条 救助内容和标准
(一)医疗救助
教职工本人患重大疾病,享受政府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后,依据其自付医药费用金额经审核后给予相应救助。救助标准:自申请之日前一年内自付部分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金标准为6000元。
因特殊困难超出上述救助额度的,须经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按照相关评审程序研究决定。
(二)突发事件和意外灾害救助
教职工本人因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造成死亡,依法享受有关部门经济补偿后,家庭仍有较大损失和特殊困难的,其家人(配偶或子女)可申请救助,给予一次性补助金6000元。
(三)其他资助
其他资助是指经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按照相关程序认定需要资助的其他事项或开展的其他项目,资助内容和标准经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研究决定。
第七条 基金的申请与审批
(一)凡符合本基金救助条件的教职工,可向所在单位工会提出救助申请。申请人须填写《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同时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或本人户口本)复印件和“京卡?职工互助服务卡”复印件;
2.申请享受大病救助的,需提交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证明、药费单据及医疗收费凭证的复印件;
3.申请突发事件和意外灾害救助的,需提供受助人单位账户名称和账号(用于救助金拨款)、代领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4.申请其他资助的,按照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决定的程序提交必要的证明。
(二)所在单位工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审核意见,由各高校工会、区县教育工会主席或常务副主席签字,加盖单位工会公章后,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至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办公室。受助人所在单位工会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对复核无误、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根据其困难情况确定救助标准和救助金额,由市教育工会主席签字同意后,报市总温暖基金负责同志签字后再转账下发。申请人可在提交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后,拨打电话(010-65243843)或北京市教育工会网站(www.bjjygh.org)查询受助情况。
(四)教职工因触犯法律、法规,造成死、伤、残的,不予补助。
第八条 救助金的发放与领取
审批通过后,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将救助金打入受助人单位工会账户,由受助人单位工会代为发放至受助人。
受助人领取救助金时,须填写《“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救助金发放凭证》,并在凭证“领款人”处签名;发放凭证的“受助原因”栏应根据受助人实际情况填写“重大疾病”、“因突发疾病死亡”、“因意外灾害死亡”等原因;受助人无法签名的,可由家人、亲属或委托他人代签。由单位(工会)代发的,工作人员应在“经办人”处签名。
各基层单位收到爱心基金后,须在一周之内填写发放凭证并及时返回到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由基金会收回保管,作为专项基金的入账凭证。
第九条 基金使用严格按照本办法确定的救助对象、救助程序执行,由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按计划组织实施。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条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下设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主要负责基金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修改,监督基金的使用情况等。项目执行组由发起人和大额捐赠人共同派人员组成,设组长、副组长和组员:
组 长: 史利国
副组长: 刘 欢
组 员:郭建强
孙 丽
陈先豹
李淑红
张彦君
第十一条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教育工会,具体负责基金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 史利国(兼)
办公室工作人员: 韩广敏(联系电话:65592786)
第五章 基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的资金管理按照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执行。
第十三条 基金的使用情况接受捐赠人的监督。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每年度,应将专项基金收入及使用情况以书面形式呈报北京市温暖基金会首都教职工爱心专项基金项目执行组办公室。
第十四条 基金的募捐和使用情况每季度在市教育工会网站上进行公示,同时在每年年底市教育工会委员会议上通报当年募捐和使用情况。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管理使用办法自修订后公布之日起实施,不溯及既往。
第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最终解释权属北京市温暖基金会。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应急救助办法(试行)
为缓解北京市职工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推动建立多层次的帮扶救助服务体系,特制订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限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因突发重大疾病、突发自然灾害等原因,或遭遇其他特殊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符合本办法所规定条件的,给予应急救助。
二、救助原则
(一)多渠道救助原则。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附件1中的四种疾病),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政府医疗救助、工会在职职工互助保障、所在单位救助、市温暖基金会专项基金救助之后,医疗自负费用仍然较高,生活仍难以维持的,依据其自负医药费用金额,经审核后给予相应救助。
(二)工会多级救助原则。申请人须在其所在单位、集团或地方等多级工会救助的基础上,才能向市温暖基金会申请应急救助。尚未建立专项基金的,在其单位建立专项基金之后,才能向市温暖基金会申请救助。
(三)按规章救助的原则。申请人和各级工会要严格按照有关章程、细则、办法等文件规定的范围、标准、方式、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核,帮扶全过程务必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规范。
三、救助标准
(一)大病医疗救助
1.对职工本人的应急救助:救助标准按下表执行,最高救助金额为5万元。在一年内达到最高救助金额的受助者不得再申请;一年内未达到最高救助金额的可再申请。申请人所提供的医疗票据必须是申请日期前一年内发生的,不得重复使用。救助标准如下:(单位:万元)
大病医疗自负额
| 1-3
| 3-5
| 5-8
| 8-10
| 10以上
|
救助比例
| 20%
| 25%
| 30%
| 35%
| 5万元
|
2.对职工直系亲属的应急救助:救助标准按下表执行,最高救助金额为3万元。在一年内达到最高救助金额的受助者不得再申请;一年内未达到最高救助金额的可再申请。申请人所提供的医疗票据必须是申请日期前一年内发生的,不得重复使用。救助标准如下:(单位:万元)
大病医疗自负额
| 1-3
| 3-5
| 5-8
| 8-10
| 10以上
|
救助比例
| 10%
| 15%
| 20%
| 25%
| 3万元
|
(二)灾害救助
北京市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因突发事件和意外灾害造成家庭特殊困难的,在经由相关程序及职工所在单位进行灾害损失核定后,给予最高1万元的救助。
四、申办流程
(一)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因突发重大疾病、突发自然灾害,或遭遇其他特殊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时,可向所在单位工会申请救助。
(二)申请人所在单位工会要及时掌握、详细了解核实申请人的困难情况,制定全面详细的帮扶救助计划,并予以救助。
(三)申请人所在单位工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帮助申请人落实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商业保险、工会在职职工互助保障等待遇。二要按照相关规定帮助申请人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医疗救助。三是本单位或工会给予救助,也可组织企业职工捐款帮扶救助。四是向所属区或局、集团、总公司、产业在市温暖基金会设立的专项基金申请救助。
(四)待上述步骤完成后,可向市温暖基金会申请应急救助。
五、申请和审核
(一)凡符合本应急救助办法救助条件的职工,在疾病以及灾害发生当年内,可向所在单位工会提出救助申请。
申请人须填写《“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应急救助”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同时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申请人居民身份证及家庭成员户口本复印件。
2.申请享受大病救助的,需提交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证明、药费单据及医疗收费凭证的复印件。
3.申请意外灾害救助的,需提交职工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
4.职工所在单位出具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证明。
5.已获得的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政府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工会在职职工互助保障、所在单位救助、市温暖基金会专项基金救助专项基金救助明细,所在单位、集团或地方工会等多级工会救助证明材料,缺一不可。
(二)经所在单位工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审核意见,加盖单位公章后,由所在区或集团公司(产业)工会审核(复审),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至北京市温暖基金会。
(三)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对复核无误、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根据其困难情况确定救助标准和救助金额,报领导批示后,在北京市总工会或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网站上公示评审结果。公示三天后,若无疑义,将通过三级服务体系完成应急救助。
六、救助金的发放与领取
(一)填写《“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应急救助”发放凭证》。发放凭证的“受助原因”栏应根据受助人的具体情况写明“重大疾病”、“突发性灾难”等。受助人须在凭证“领款人”处签名;受助人无法签名的,可由家人、亲属或委托他人代签。若由单位代发,工作人员应在“经办人”处签名。发放凭证由基金会保管,作为专项基金的入账凭证。
(二)对医院无欠费的受助人,基金会将救助金发放给受助人本人;对医院尚欠费的受助人,须提供医院账户,基金会将救助金打入其指定的医院账户。
(三)通过“京卡?职工互助服务卡”发放救助金的,受助人须自公示结束无异议后,一周内向基金会提供本人的“京卡?职工互助服务卡”卡号,基金会核实后,通过北京银行发放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