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工会主办的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论坛暨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颁奖会”于5月6日下午在外国语学院新楼501室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副校长、教务长、教代会执委会主任高松出席大会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校长助理、工会主席孙丽,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顾芸,学校人事部部长刘波、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李?t、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何山等嘉宾出席论坛。获奖青年教师及基层工会干部100余人参加了颁奖会及论坛活动,颁奖会由校工会副主席刘杉杉主持。

吴志攀首先代表学校向获奖的青年教师表示祝贺,在比赛过程中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赢得荣誉。他肯定了教学基本功比赛多年来为青年教师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他从自己的实际教学体验出发,鼓励青年老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高松在总结讲话中介绍了学校综合改革的发展目标。他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学校的核心使命,涉及到教师评价、人事体系、制度文化建设、资源配置,学校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人才培养展开。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教学形式,北京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能力,具有积极探索开拓的精神、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引领未来的领导能力,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世界水准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大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于青年教师关心的自身发展问题,高松介绍道,学校正在整合校内资源,积极建设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培训、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教学技术支撑提供必要的保障。



教学论坛环节由北京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法学院凌斌教授主持。参加论坛的青年教师们围绕教学问题各抒己见。艺术学院刘晨表示,通过对比赛的准备,使自己有意去规范自己的教学规则,课程逻辑性的提高也很有帮助;基础医学院的初明认为,以旁观者的身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工学院宋洁与参会教师分享了自己的趣味性教学心得。围绕凌斌提出的未来教学模式问题,第三医院盖晓燕结合自己的求学成长经历指出,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重点与主体是不一样的,新兴技术手段为扩展教学空间创造了条件,教与学的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换的;社会学系张春泥主张借助新媒体平台延伸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以有效的激励方式鼓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热烈的讨论传递出青年教师们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青教赛组织工作的肯定,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憧憬。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由工会、教务部、人事部、研究生院、教务长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联合主办,工会承办,自2000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总参与人数已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