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建好‘教职工之家’,助力一流大学创建”工会工作研讨会召开

作者:来源: 日期:2013年09月04日

8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建好‘教职工之家’,助力一流大学创建”工会工作研讨会在勺园7号楼弘雅厅召开。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史利国,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校长助理、工会主席孙丽出席会议。各基层单位主管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工会主席,校教代会执委、工会委员、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委员等10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孙丽主持。

研讨会现场

张彦作“群众路线与工会工作”主题报告。他说,党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和对群众工作的重视,为新时期加强工会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对于工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是一种自然要求,也对工会组织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思考如何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职工、诚心实意地服务广大教职工,持续创新发展工会工作。

张彦作主题报告

张彦指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群众工作的特点和工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必须进一步找准组织属性定位、时代环境定位、目标标准定位,从而明确努力方向。结合上级工会关于加强和创新职工之家建设的新精神,张彦也对我校“建家”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说,“家”应是为教职工提供温暖和力量的港湾,是教职工遇到困惑、困难时最应该想到的地方,是家就要和谐、温馨、友爱、欢乐、幸福。如何建好北京大学的“教职工之家”,如何最大程度上体现教职工的需求,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是我校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张彦强调指出,新时期工会工作要特别关注教职工在权益维护、民主参与、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重点探讨相关工作。

史利国作“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开展工会工作”辅导报告。他说,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执政的根本基础。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利益群体日渐分化,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的人权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和参与意识较之改革开放前大为提高,群众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扎根在职工群众,力量源泉是职工群众,工会工作的本质就是做职工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利国作辅导报告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史利国对教育系统工会组织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找准工会工作的定位,一切以教职工为本,以扎实精心高效的工作取得教职工群众的依赖和扶持;进一步加强与教职工群众的联系,增进与教职工群众的感情;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以推进教职工之家实体化、规范化建设为重要抓手,赋予“建家”工作新内涵和新内容,真正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广大教职工信赖的教职工之家。史利国强调,工会组织既要代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又要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以教职工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工会工作,做到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

光华管理学院工会主席刘力、第三医院工会副主席赵荣生分别以《建设团结民主和谐奋进的教职工之家》和“凝心聚力,建‘家’兴院”为题,交流分享了本单位“建家”工作经验。

刘力分享光华管理学院“建家”工作经验

赵荣生分享第三医院“建家”工作经验

孙丽结合新时期“建家”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阐述了创新和规范“教职工之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我校工会、教代会工作如何继承、创新和发展谈了自己的思考,对近期工作作了部署。孙丽指出,“教职工之家”是工会服务教职工的重要窗口,在密切工会与教职工联系、提升工会工作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反映工会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在坚持和继承以往建家工作基础上,赋予建家新内涵,拓展建家新内容,推动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孙丽说,建家就是建和谐,建家就是建文化,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学校,我们要通过建家工作,助力我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北大梦、中国梦做出努力和贡献。孙丽希望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进一步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推进工会工作。

孙丽部署工作

会后,部分参会人员学习考察了天津大学“教职工之家”建设工作。

赴天津大学工会学习考察

上一条:共建“大美北大”――北京大学教职工志愿者在行动

下一条:校工会召开“党的群众路线与工会工作创新”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