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网球协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社团 > 社团动态 > 教职工网球协会 > 正文

勇“网”直前, 铿锵玫瑰——燕园女子网球队集训开启

作者:来源: 日期:2024年11月19日

为全面提高北京大学教职工网球队水平,补齐女双、混双短板,在校工会和体育教研部的大力推动下,“燕园女子网球队”于2024年7月18日正式成立,体教部李玉新老师为球队队长。9月12日,在二体网球场开始第一次集训。由男队志愿老师指导女队员进行专项训练,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网球技能。

于是每个周四中午12:00,二体网球场上就会出现一群独特的训练队伍。男志愿老师们顶着大太阳,不厌其烦地为女队员讲解动作要领,经常保持一个动作持续喂球,一个小时下来经常累得手腕酸痛、汗流浃背。有的老师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总结的“网球双打10项基本原则”秘籍。为了节约女队员体力,增加队员训练时间,志愿老师还主动承担了捡球任务。无私付出的教练志愿者们不仅传授给女队员打球技巧,更传递了对网球的无限热爱(提供志愿服务的男老师:王亮、依那、程艳杰、阮宏勋、祝诣博、王周谊、余焓、黄大无、张宇伟、刘国庆等)。

李玉新老师,每周四13:00在二体给本科生上网球课。李老师每次都会提前来到球场,利用课前自己的休息时间,手把手给女队员们辅导网前截击。经过李老师的点拨,大家犹如醍醐灌顶,瞬间豁然开朗。

集训合影

燕园女子网球队的队员都有过网球比赛的经历,大家在享受比赛魅力的同时,也深切感到需要进一步的专项技术指导和提高。因此,在训练中,大家无比专注认真,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一次实战。尽管工作繁忙,大家仍尽量排除万难,抽出中午宝贵的一小时参加训练,大有备战WTA年终总决赛的劲头。通过一学期的集训,大家的进步肉眼可见。抡胳膊现象日渐减少,下手发球逐渐消失,截击水平明显提高,底线击球更加稳定。不仅个人技能得到提升,双打配合也愈发默契。

在二体集训的影响下,校内掀起一轮网球运动新热潮,网球场地预定也空前火爆。志同道合的女队员经常在五四球场约球练习,自发形成一支活跃的“民间”组织。王选所的武新逢老师,在五四场地一直自愿给予无私指导,二体集训的男志愿老师也经常光顾五四球场,“一球不合就开教”。

专项练习

耐心指导

“健康校园 体育先行”。北京大学教工网球协会一直积极推广普及网球运动、传播网球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球活动,已形成浓厚的校园网球氛围。燕园女子网球队的队员们因网球而结缘,在网球的世界里收获了健康、快乐和友谊,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期待燕园女子网球队早日破茧成蝶,期待巾帼英姿绽放球场。


参与训练的队员们的感言:

真的非常感谢各位男老师志愿者不嫌弃我们“球菜还爱打,网球满天飞”,辛苦的陪我们训练,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帮我们抛球,给我们喂球,跟我们对打,悉心指导我们动作。“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谢北大教职工网协把我们女子网球选手组织凝聚在一起,感谢体教为我们提供场地,感谢各位球友互相支持鼓励。爱上“绿色鸦片”以后,“多巴胺的绑架没有救赎,我们都是上了瘾的囚徒”,加油吧,“网瘾”“少女”们。我相信我们会打的越来越好,北大女子网球水平一定会提升。

——霍艳丽

深切感受到女老师对网球的热爱,每次都有十多位女老师报名参加培训,少参加一次都扼腕叹息、感叹损失不小;深切感受到男同胞的大爱,每次都有两三位男老师担任志愿讲师,不厌其烦地帮着讲解、规范动作,从各种技术细节帮着我们重复、巩固练习,有时冒着网前被球击中的风险,有时一刻不停地帮忙捡球。相信经过这样的滚动训练,北大女子网球水平一定会越来越好,在混双项目中打出风格、赛出水平,不再给队友拖后腿;在高校等女双比赛中也能崭露头角,站稳一席之地。

——田越

我们不仅学习了网球技巧,更感受到了男志愿老师们无私的奉献和热情。您们的耐心指导和专业教学,让我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和成长。您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深深激励着我们。在此,我们全体学员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感谢所有志愿者和女队友,通过互相鼓励和指导,大家打得更加自信。我们女子网球队会继续努力,将这份热爱延续到未来的每一次挥拍中。

——何花

在网球中,报分时不说“零”而说“love”,这不仅仅是一种友好且历史悠久的传统,更是网球这项优雅运动独有的魅力所在。一种说法是“love”源自“to play for love”,意味着得分为零的运动员纯粹是为了享受比赛而参赛,而不仅仅是为了获胜。也正是这份love,让每周四的燕园女子网球队训练成为了一段美妙时光。每一次挥拍、每一个跑动都充满了对网球纯粹的热爱和对竞技的尊重。感激默默付出的教练志愿者们,不仅指导技巧,更传递了对网球的真爱。感激组织训练的体教部老师们,给了我们提升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 等不及下一个周四啦!

——孔涛

很高兴在当了好些年老师之后,能重新做回学生,去捕捉那些玄之又玄的球“感”,去经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的“练”。更高兴的是,能成为这些学科事业跟自己毫不相干的男老师的学生,观察他们的学法教法、脾气秉性,感受他们的智勇双全。期待每一天都开心地冲到球场,期待下一次比赛再少些遗憾,期待多年以后,面对年轻人,将会想起男队员带我们见识凌空球和截击那些遥远的中午,感叹有球必应也是一种幸福。

——于施洋


文字:尉立肖,刘杰

来源:北京大学教工网球协会

下一条:北京大学教工网球协会第25期、26期初级网球会员培训班活动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