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公益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社团 > 社团动态 > 雏鹰公益社 > 正文

穿越70万年时空的对话——北大雏鹰社走进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作者:奚斌来源:北大雏鹰社 日期:2024年06月28日

2024年6月9日,北京大学雏鹰社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活动——“我”从远古走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开启了一段探索人类起源的奇妙旅程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以其丰富的古人类、古动物、文化遗物等藏品,向世人展示了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和保护历程。新馆更是集研究、收藏、展览、展示、科普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成为青少年了解远古文化的重要窗口。

活动当天,25个家庭的孩子们在领队施文博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对远古文明的好奇与向往,踏上了这次文化之旅。一路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车厢,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探险充满了无限的想象。

抵达目的地后,孩子们首先参观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通过馆藏分类的不同角度,获得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远古文化体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冯玥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公益讲解,她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解说,让孩子们对北京猿人的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孩子们好奇地提问,热烈地讨论,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人类化石区,孩子们驻足良久,仔细观察了代表“北京人”的化石遗骸。这些化石记录了70—20万年前人类祖先的生活痕迹,孩子们通过这些化石,对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在石制品区,孩子们被各式各样的石器所吸引。这些石器不仅展示了“北京人”精湛的打制技术,也反映了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孩子们通过观察石器的形状和用途,对远古人类的生产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动物化石区的展示让孩子们对远古时代的生物多样性有了直观的感受。从肿骨大角鹿到虎、中国貉等动物的化石,孩子们了解到了“北京人”所处时代的生态环境。

在其它文化遗物区,孩子们学习到了“北京人”使用火的证据,如烧石和烧骨等,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北京人用火的争议与近年来新取得的研究进展。田园洞人和山顶洞的发现更是展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随后,孩子们参观了位于龙骨山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猿人洞,即周口店第一地点,是曾经见证了“北京人”生活的地方,孩子们站在洞口,望着深邃的洞穴,仿佛能感受到来自数十万年前的气息。洞内昏暗的光线和曲折的路径,让这次探险充满了神秘感。

在冯玥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仔细观察洞内的地层堆积,寻找着远古人类生活的痕迹。他们看到了曾经用于生火的石块,想象着“北京人”围坐在火堆旁取暖、烹饪的场景。

参观过程中,孩子们不时提出问题,冯玥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让孩子们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对远古人类的智慧和生存能力感到钦佩,同时也对考古学家的工作充满了敬意。

在互动体验区,孩子们通过模拟古人类生活场景再现等活动,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他们模仿古人使用石器,体验了古人狩猎和生活的场景,这些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对远古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博物馆的数字展览区。这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和三维模拟,让孩子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北京猿人的生活。孩子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同时也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我今天学到了很多关于北京猿人的知识,我觉得他们非常聪明,我希望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北大雏鹰社作为北大校工会指导下的公益社团,一直致力于从多维度助力北大教职工子弟的全面成长。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展现了北大雏鹰社“一起向未来”的社团精神。

雏鹰社理事长田越表示,将继续举办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成为有知识、有见识、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上一条:北大雏鹰社合唱团圆舞曲班为长辈献上中秋节神秘礼物

下一条:五彩绳结庆端阳,童心祝愿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