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毒品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但远离毒品的基础是真正认识毒品,尤其是深刻地认识到毒品之毒。
我关于“毒品”相关知识的思考源于儿子晨晨的一次提问,有一次他问我:“妈妈,什么是罂粟花?罂粟怎么做成毒品的啊?”因为我自己当时对毒品的认识也很浅薄,只能简单告诉他,罂粟本身没有毒性,只是被一些坏人利用了,制成毒品的。
当我看到北京大学雏鹰社邀请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北京童悦自然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为小北大人举办“我是禁毒小卫士”公益实践活动专场的通知,我毫不犹豫地给孩子报名了。
2018年9月15日一大清早,我们一进入活动现场,发现活动组织方早已将活动现场布置完毕,现场陈列的关于毒品的宣传册,内容生动有趣,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活动开始前,家长们领着孩子签到领取“禁毒小卫士”各种专业装备:印有“禁毒小卫士”标志的帽子、背包和活动马甲。一拿到装备,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地将专业装备武装在身上,穿戴整齐,准备听讲。。。
9:00活动正式开始。雏鹰社负责人田越老师从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眼,指出了雏鹰社举办的一系列公益活动特别是本次活动的意义,希望小朋友们做“禁毒小卫士”,首先要掌握知识、保护自己,然后是上街宣传、保护别人免受毒品侵害。
北京童悦自然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孙老师带领她的团队给小朋友们由浅入深,对毒品的历史、品种、危害以及如何拒绝毒品、保护自己,以及如何上街宣传、做调查问卷、如何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等做了专业的讲解。
孙老师首先问孩子们什么是毒品,孩子们沉默了一小会后,鸦片、吗啡、冰毒等等毒品的名字就开始蹦出来了,接着老师开始讲解了一些毒品的知识和危害。
从孙老师的讲解中小朋友们得知,毒品其实离我们很近,据统计每年15-64岁的人群中有1400万人吸食毒品,每100人中就有吸毒人员1名,每年有将近211000人因吸食毒品而死亡。
毒品到底从哪里来的呢?老师首先给孩子们看了一组图片,孩子们看到了漂亮的罂粟花和罂粟果实,发出一片惊叹声,好漂亮啊!当老师说毒品是从这些漂亮的罂粟中提炼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接着老师讲解了毒品的种类。第一代毒品是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需要种植植物,主要产品有鸦片、大麻、海洛因等,其中海洛因被称为20世纪毒品之王,也因为海洛因的出现,出现了针管注射的吸食方式。
第二代毒品不再依靠植物,而是化学合成,主要产品有冰毒、摇头丸、k粉等,这些毒品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伤害更大。
第三代毒品被称为新精神活性物质-伪装毒品,这些新式毒品隐藏的更好,市场上的“三无”产品很多都含有毒品的成分,所以碰到“三无”产品一定不要食用。
毒品有哪些危害呢?危害身体健康、容易成瘾、祸害家庭、传播疾病、导致犯罪等等。因此面对毒品时,要坚决说,不!不!不!。
老师也提醒孩子们,当遭遇可能面临的伤害时,首先要保护自身安全;其次采取正确的拒绝方式,最后安全离开后告知家长或警察。
当然还需要提前储备一些禁毒知识,远离高危场所。
老师讲解结束后,发给孩子们每人5份问卷调查,让孩子们自己调查普通人群对毒品的认知程度。这个环节除了能让孩子们了解毒品知识外,更能增加孩子们与人沟通的能力、面对被拒绝的勇气以及把知识消化吸收后用自己的语言再次传播出去的能力。
5份问卷做完后,孩子们由刚开始的胆怯变得越来越勇敢,也由一开始面对拒绝时的小难受变得礼貌接受并坦然面对,为孩子们点赞!
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统计各组的数据,并且都能安静有序地合作完成统计工作!
统计结束后,老师总结了统计结果,发现大部分人是从电视和网络上了解毒品知识的,52%的人员都知道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53%的人认为娱乐场所最可能接触毒品,60%的人不知道新精神活性物质-伪装毒品,60%的人认为明星比较容易沾染毒品,59%的人认为自由职业者比较容易沾染毒品。
最后,主办方为小朋友们办法了“禁毒小卫士”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感谢雏鹰社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给孩子们提供了解毒品知识和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感谢北京童悦自然有限公司能承办这样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们对毒品有更深的了解、早日知道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希望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在更多的地方举办这项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毒品知识和危害,并学会远离毒品、保护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