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工会 > 教学单位 > 理学部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会 > 正文

紫塞金城,我用镜头记录长城的故事——化学学院工会举办长城摄影交流报告

作者:黄军来源:化学学院工会 日期:2025年08月20日

2024年11月6日,化学学院工会非常荣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高级工程师张骅老师来院作长城摄影交流报告,本次报告共吸引院内100余位对长城和摄影感兴趣的老师们。

首先,院工会主席关妍老师简单介绍了张老师的基本情况。张老师自1985年以来,一直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现称“学院”)的实验室里从事弧焊工艺及自动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年加入清华工会摄影协会。目前是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北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理事,清华大学摄影协会理事、秘书长。1988年开始摄影创作,1997年开始了对长城的拍摄。

接下来,张老师用PPT讲述他与长城的不解之缘。张老师对明长城的痴迷源于他从小对通俗历史故事的热爱,尤其是对明、清两朝的历史和人物的兴趣。后来,他逐渐接触正史、方志,并对历史地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是明代长城呢?这得益于他接触到的摄影和长城,能够让他以读史的眼光去欣赏长城,以摄影艺术的水准去纪录长城,越拍越发现长城是一座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温度、有故事的丰碑,越拍越觉得自己能够像焊接一样熔入长城。

张老师用做学问的方式研究摄影和长城,重点关注明长城与周围的地质、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区段长城的选址依据、建筑形制及材料差异,希望以此揭示大明王朝军事防御思想的演变和传承。虽然他的研究不是以拍摄艺术作品为目的,但仍严格把控拍摄条件,包括季节、气候和感光材料的选择。

本场报告内容丰富,张老师详细讲述了明代长城的发展和分布,每一张摄影作品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张老师用学术视角研究长城摄影,其执着的研究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老师们,大家纷纷表示非常佩服张老师深厚的地理知识和阅历。


文字:黄军

图片:姜婕筠

排版:熊英

审核:刘德佳,关妍

上一条:烧烤飘香迎端午,童趣盎然庆六一——化学学院工会举办户外春游露营活动

下一条:燕园碧波铸辉煌:化学学院教工泳队夏至日再夺总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