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工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工会 > 教学单位 > 人文学部 > 考古文博学院工会 > 正文

海月同辉,和合共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职工赴故宫博物院参观学习

作者:魏婧柯 王姝婧来源:考古文博学院 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为深入理解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弘扬贯彻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6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织教职工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及“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

中外园林文化展以展品《皋涂精舍图》轴上的“乐林泉”三字为题,旨在表达对诗意山水的憧憬与追求。这种追求跨越时空阈限,由精神世界落入现实,便化为一座座交织着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观的园林。展览以中国园林为锚点,放眼法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不同国家的园林,由此,古老的废墟、精巧的造景、盛大的节庆、纷飞的文思汇聚为酣畅淋漓的跨文明对话:莫奈笔下光影浮动,恰合物我两忘、神游天地的中式遐思;波斯细密画所见天堂花园,与兰亭、西园、玉山相似,承载着文人高士的灵光哲想;而风靡欧洲的亭廊宝塔等东方造景,以及故宫“四美具”所藏各国奇珍,更以奇诡瑰丽的姿态映射东西融通的美学旨趣。

随后由外国考古教研室的王姝婧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克里特岛神话展。该展是中国首个以青铜时代克里特岛米诺斯文化为主题的特展。展览以效力于米诺斯王的能工巧匠代达罗斯为线索,整合神话文献与考古材料,令米诺斯文化鲜活浮现于观众眼前,仿若爱琴海的咸湿海风拂面。结构复杂的克诺索斯王宫、器物与图像所见的公牛崇拜和风格样式各异的雕塑既暗含代达罗斯神话的痕迹,又彰显克里特人高超的制造工艺与丰富的宗教实践。而牛头来通杯、“跳公牛舞蹈”壁画、滚印等在克里特与迈锡尼、埃及、两河等其他文明的趋同流行,足以证明那是个文明“远航”的时代——地中海孕育出克里特岛独特的海洋文明,亦将其与其他区域深深联结,奏响了青铜时代的交流乐章。展览结尾特设“海月同辉”篇章,将故宫所藏中国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文物与克里特文物并置,展现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在早期文明演变路径上的异同,诠释了人类自古以来对广袤天地的不懈探索。克里特岛的文明之花自三千年前粲然绽放,又于当代中国重现光华,实乃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彰显出中希两国对“创新精神”的共同推崇,亦为“一带一路”文明对话注入了新内涵。

参观结束后,学院老师皆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通过展览充分领略了文明交流的和合之美,并对考古文博学院在推动文明互鉴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下一条:考古文博学院女子足球队在学校足球点球赛中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