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5年工作总结大会在“东旭学术报告厅”举行。院长孙祁祥教授、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章政教授等学院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章政教授报告了学院2015年的党委、人事、继续教育工作。2015年,院党委在理论学习、组织建设、主题活动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体教职工通过与学科发展相结合的社会调研、主题党日、学习交流会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的精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成果,稳步推进“三严三实”教育以及相关工作,党委工作为学院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在队伍建设、聘任考核、教师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规范发展,2015年开办高端研修班近40个,在北京、深圳等地开办已逾20年的金融学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可申请硕士学位)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以本科层次为主的网络教育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质量进一步提升。
在总结2015年的教学工作时,副院长王曙光教授提出“知变守常,行健致远”的理念,既要强调“变”,要不断寻找差距、不断改革创新;同时又要知道什么不能变,知道什么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不“知变”就不能够与时俱进;不“守常”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巩固已有的优势和传统。任何一项变革都要推进,必须积极而稳妥,不因追求“政绩”而急于求成,关键是可持续。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要着眼于长远,各种改革要经得住历史检验。王曙光教授从通识教育、价值观教育、基础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社群教育、国情教育、第二课堂教育、互动式教育、跨学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十方面概括了北大经济学院本科教育的理念和创新。除了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之外,学院继续规范教学管理体系,推进小班课教学、英文课程教学等工作,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通过本科及研究生委员会促进教学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和科学化。2015年,还圆满完成了第二期“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工作,选拔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一大批优秀学子来经济学院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副院长张辉教授分别从科研成果、大型学术会议、学术午餐会、工作论文、研究机构、思想智库、科研发展、博士后工作等方面高度概括了学院2015年的科研工作。2015年,经济学院科研工作结构不断完善,质量进一步提升,“智库”成果突出,高水平的论文发表上了新的台阶,课题立项多且纵向课题数量增加,科研经费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进展顺利。学院举办了很多大型学术论坛,特别是2015“北京论坛”经济分论坛、第五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经济学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北大“赛瑟论坛”、首届中国财政学论坛等大型学术活动的举办,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扩大了学院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张辉副院长还就2016年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经济学院2015年的学生工作成绩斐然。“129”歌会再次夺冠,实现“五年四冠”,学院团委连续3年获得学校“红旗团委”称号,学院也获得学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党委副书记张洪峰在报告中指出,经济学院从新生教育、心理辅导、学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实现全面发展。未来将继续完善学生工作制度,学生工作例会和班主任工作坊将持之以恒。未来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借力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经济学系主任叶静怡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王跃生教授、金融学系主任宋敏教授、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教授、财政学系主任刘怡教授、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教授先后报告了各系在2015年的发展情况以及2016年的工作设想。各系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基础,探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2015年,北大经济学院或学院教职工在校内外获得众多荣誉或奖励,如孙祁祥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刘伟教授和张辉教授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平新乔教授荣获第十一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王宜然获得北京大学共青团标兵、《经济科学》获中国知网2015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大会主持人宣读了获奖情况,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奖者登上主席台并合影留念。
从2012年开始,经济学院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三方面设立了年度优秀奖,这是学院内的最高荣誉奖励。党委书记章政教授宣读了学院2015年表彰决定,院长孙祁祥教授为获奖者颁奖。刘怡教授、张亚光副教授获教学优秀奖;叶静怡教授、袁诚副教授获科研优秀奖;王宜然获行政管理优秀奖。
最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报告了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并作2015年全面总结与2016年的工作总体安排。2015年,经济学院在合作办学、学生交流、外事来访、讲座论坛、国际会议、外事宣传、海外招聘等几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朝着学院发展的进一步国际化又前进了一大步。孙祁祥院长同时对未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剖析并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与愿景。
孙祁祥院长对全体教职工2015年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充分肯定了各方面的工作。她强调,岗位责任与考核制度的实施,管理的精细化,效果已经显现,成果丰硕。
在2016年的工作部署中,孙祁祥院长指出,即将进行的学科评估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学科评估做好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可以进一步厘清发展的战略思维与思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我们的目标一如既往,努力把经济学院打造成更具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摇篮”和“学术科研重镇”。有目标,但是没有终点,永远都处于发展的过程中,走在前行的道路上。2016年,既是新的一年,也是国家和北大发展的新的“五年规划”的起点,学院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在“守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孙祁祥院长特别强调了理念、规则与机制的重要性。在谈到具体工作时,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规则的实施,完善岗位职责与考核机制,全面激发广大教职工的能动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加大,打造更高水平的学术团队;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基础课程建设团队;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研究要高质量地推进;科研成果的质和量进一步提升,“智库”建设要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质量第一,加强国际化和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流程与机制;加大力度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际交流;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和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学院的发展。
孙祁祥院长指出,百余年历史的、中国最早的专门的经济学科的北大经济学院,具有深厚的底蕴与重要的地位。经济学院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大会开始前,学院全体教职工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