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社车队参加2024北京自行车联赛通州赛段小记
在2024年8月31日的晨曦中,北京通州区北运河沿岸迎来了一群热情洋溢的骑行者,他们共同揭开了2024年北京市自行车联赛通州赛段的序幕。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自行车爱好者汇聚于此,共同参与这场盛大的体育盛事。在这群骑行者中,驭风社车队(16名成员)——一支由北京大学教职工组成的队伍,以其对骑行的无限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成为了赛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50公里自行车竞速赛:
队长:刘伟
副队长:王姗姗
联络员:闫丽萍
队员:王海东、周小燕、赵逸文、宋庆生、董膑羽、任隽、何梦然。
小轮车竞速赛:陈萍、高回忆
亲友团:高劲、贾文霞、范爱文、朱守华
随着发令枪的响起,选手们在历史悠久的北运河沿岸展开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他们不仅在紧张刺激的竞技中挑战自我,更在沿途的自然风光中找到了骑行的乐趣。
亲友团4位老师也跟着骑上了赛道,一边骑行一边给参赛选手拍照、保障,共同完成了50公里的挑战。
(高劲老师拍摄)
北京大学教职工一同参加比赛的还有北医三院骑行协会的10名队友,祝贺参赛的老师们全部顺利安全完赛。报名前原本不认识的队友,通过3次训练磨合,通州比赛中互帮互助,在刘伟队长带领下,男子大师组的4人拉起了“驭风小火车”,平均速度30多公里/小时,女子组也互相鼓励携手共进,每个人都取得了个人最好成绩,创造了个人骑行最高速度。
比赛结束后,大家的热情并未减退,经过短暂的休整,队伍再次踏上了归途,共同挑战58公里。我们途经通州的燃灯塔,去年2023年10月车协来通州大运河参加活动,队员们只是远远望着燃灯塔,从此种草。一年后的今天,这次我们终于能近距离观赏北周的燃灯塔。
1925年,燕京大学西方宗教哲学教授博晨光(Lucius Chapin Porter)邀请叔叔(James W. Porter)捐款修建燕京大学的水塔,唯一愿望就是能按照通州的那座建于北周的燃灯塔来建造。这就是北京大学现在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塔名取捐款者中文名里的“博”,再配以“雅”字,以表达对捐赠者的敬意。
北周燃灯塔是佛舍利塔,与杭州六和塔、扬州文峰塔、临清舍利塔,并称运河沿岸四大名塔。利塔的高度是56米,而燕园里的建筑最高也不过二三十米,单就提升水位这个功能来说,用不了建造那么高,而且建成一座五六十米的塔,花费会很高。既然我们是在模仿先人智慧的结晶,就不能僭越这座佛舍利塔,而应该要敬畏它,至少在塔顶的海拔高度上不能超过它。燕园的海拔比通州古塔所在地海拔高了大约19米,所以博雅塔的高度定在了37米。
我们原计划还要参观大运河博物馆看三星堆,可惜排队的人太多,没有去赶这暑假最后一天的热闹,又留了遗憾。沿着温榆河、清河绿道,骑行队伍在绿意盎然、风景如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刚过京沈路口,整个滨河路向北封路维修,导致我们只能转向温榆河东面绿道,过温榆河桥,沿火沙路向西到来广营北路,才转到清河绿道上。这一绕路,增加了5公里路程,每个队员都超过了百公里,甚至达到120公里,打破了多人的个人骑行最远距离记录。
队友精彩分享
刘伟老师:健康骑行,积极备战,安全完赛。在北京大学教职工自行车协会闫丽萍老师的号召下,我报名加入了驭风社车队,准备与车队的老师们一同参加2024年北京自行车联赛。车队以强身健体,感受氛围,安全完赛为目标,在通州赛段赛前,组织老师们到妙峰山、海淀公园进行了训练,提升了车队骑行的协同配合度,帮助老师们小小提升了一点均速。也在训练期间,我发现了骑行中沟通不便的问题,期间给协会寻找到了赞助方,赞助10台对讲机,供老师们使用。在通州赛段当天,车队的老师们分为了男子大师组和女子组,我也按照训练时制定的计划,负责给老师们领骑破风。伴随着发车汽笛声响,比赛正式开始。心情激动且紧张,为了让老师们能更早完赛,在安全条件下,我尽自己的努力,保持在30km/h的速度领骑破风。在赛中,很多参赛选手从身边超越,深知到自己骑行能力还是有很大提升的空间。领骑时,风向不太友好,有些逆风。耳边充斥着风声,参赛选手们也陆续超过,我已经无暇观看大运河沿岸的风景,为了确保老师们能在后半程和终点冲刺前保留体力,一直保持着均速行驶,每次蹬踏,都要做到稳定的功率输出。最终,车队老师们全都安全完赛,我也以第76名的成绩完赛。在赛后复盘了一下,本次比赛我以1:14:10的成绩完赛,均速达到32km/h,完成了老师们交给我的任务,感谢王海东、宋庆生、董膑羽老师的信任和支持,让我负责领骑破风,开启“驭风”小火车模式。感谢赵逸文、周小燕、闫丽萍、何梦然、任隽、王姗姗老师的积极参赛。身为驭风社车队的一员,我十分荣幸和开心,能与老师们并肩作战,共同完赛。在后面,我会加强对自己的训练,对延庆赛段和门头沟赛段积极准备,力争完赛!
任隽老师:每次参与协会的活动,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次收获的是超越自我和骑行爱好者之间的互帮互助。“北京市自行车联赛”是我真正意义上报名参加的第一个骑行比赛,心里其实没底,但赛前大家的相互鼓励以及制定策略让我能够轻装上阵,最终以关门时间的速度在姐妹们轮流破风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成就感满满。回程的温榆河之路,则是另一种感受,欣赏风景加探索新的道路,有种探险的趣味。感谢协会的精心组织,以及大家的帮助,期待下次的骑行之旅。
何梦然老师:参与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尝试,一开始激动地报名,后来慢慢感受到了赛程的紧张,在每次拉练前甚至比赛的前一晚都有点想打退堂鼓。忐忑不安时是车协老师们的鼓励、陪伴和支持,让大家最终突破自己。刘伟老师作为队长,精心组织我们进行赛前训练,提示我们骑行要点;闫老师和姗姗作为副队,赛前赛后全程保障,董老师、宋老师、王老师作为骨干,在每一次骑行过程中都为大家忙前忙后;还有车队、车协的每一位老师,都彼此温暖,打气,互相扶持。正因这样的团结一心,最终也让大家在比赛中突破了最好的成绩,收获了对骑行更深的热爱。衷心感谢协会的精心组织,以及所有骑行伙伴们的帮助和支持,期待下一次的骑行之旅,能够再次与大家共同体验骑行带来的快乐和挑战!
周小燕老师:这次比赛最怕给团队拖后腿,出发前还在担心是否能完赛,15公里处开始有点儿缺氧发晕,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分钟以后就好多啦,1:34完赛,结果太满意啦。完赛后大家相约一起吃美味的午饭,一起看燃灯塔,一起骑行温榆河绿道,一起骑行回北大,120km的骑行已经超出身体极限了,大家都是杠杠的,太厉害了!!
陈萍老师:从去年第一次挑战清河水系50km,到海南半岛骑行,骑行的小种子慢慢深种心里。不太敢挑战高难度的团体赛,这次报名了8km小轮车个人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因为共同参与一项运动而互相加油、鼓劲。喜欢这种氛围,享受运动的过程,更陶醉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感谢闫老师和车协志愿者的付出。咱们一起继续痛并快乐着。
赵逸文老师:实话讲,报名前已经好久不骑行了,心里着实有点儿虚,但在小伙伴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报名参赛。清晨,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终于踏上了去往北京自行车联赛通州段的征程。大巴车载着我和对未知的好奇,驶向了比赛的起点。随着发令枪响,我紧张地跟随着队伍冲出起点。一路上,我努力跟上,尽管速度不快,但每一次的踩踏都是对自己的挑战。肌肉的酸痛和内心的挣扎,我告诉自己,这是成长的一部分,我就只管上下踩踏就好,放下心理负担,就这样终于冲到了“终点”!完赛后,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闫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温榆河、清河绿道骑行回家。沿途的绿色和清新的空气,让我的心情逐渐放松。我享受着骑行带来的宁静和自由。感谢所有小伙伴,和大家骑行总能感到满满的正能量,你们的陪伴和鼓励总是那么真挚,盼望着下一次的骑行之旅呦!
宋庆生老师:心心念念的2024北京自行车联赛如期而至,北大驭风车队全员出席,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次比赛可谓好事多磨,原定6点集体包车出发,但是车辆因为堵车晚点半小时,然后是出发时车辆报警,司机找不到原因,最后决定先出发再观察车辆状况,好在老天保佑,我们的车,一路拉着“警笛”安全到达赛场。赛场外各路骑行爱好者云集一堂,各色各样的骑行服琳琅满目,骑行比赛一触即发,气氛热烈,场面壮观!8点25分,一声汽笛声,比赛正式开始,骑行爱好者争先恐后,奋勇争先。北大驭风车队4位男队员,在队长刘伟老师的带领下,一字队列,刘伟老师在队首破风,起到火车头的作用,我们这辆小火车,在他的带动下快速前行!刘伟老师的无私奉献,对我们的骑行速度保持起了很大的帮助,是我们车队能够顺利完赛的基础,由于破风消耗过大,以至于后半程体力不支,感谢刘伟老师!通过这次比赛,我感受到骑行运动的快乐,团队的力量,为了一个共同完赛目标,大家一起相互鼓励,努力前行,最终圆满完成比赛,顺利拿到奖牌!完赛后,大家意犹未尽,在领队闫老师的带领下,经过简单修整,我们又沿着温榆河、清河绿道,在路上绿色盎然,景色宜人的陪伴下,我们的骑行队伍,一路欢笑,一路探索,最终经过近3小时,骑行60公里,安全到家!。
王珊珊老师:第一次跟随车队参赛心里满是激动,这次终于可以拉起来心念念的小火车。8:30女子组准时出发,大集团的速度到了35+,跟住,跟住,集团的拉扯在3、4公里处就分化了出来,任老师、何老师继续突围,而这时我唯一想的就是在前10公里不能掉到27以下。10公里到21公里折返处是身体磨合最艰难的时候,心率一度180,看着身边不断超过的伙伴,完赛的念头开始打起了鼓。直到……前方再次出现了“驭风”的队服,是高老师、贾老师、范老师和家属四位老师的车队“亲友团”,高老师边鼓励边记录我们的骑行时刻,亲友团的出现是一副补剂,重新进入河岸路段后半程越骑越顺,安全完赛。
感谢车协和闫老师,能让我们迅速完成了组队、报名、训练,还有赛前赛后繁复的沟通叮嘱;感谢队长刘伟老师组织、带领大家训练、讲解团队比赛和保养车技巧;感谢小轮车组参赛的老师,让这次通州段比赛更加圆满;感谢一直鼓励我的各位队员老师们,凝心聚力,驭风的力量!
王海东老师:20240831我人生第一次参加自行车比赛,即兴奋又紧张,热爱一项运动,就要为之付出(我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就报名了)。这个爱好还得到家人的支持(这次我还带了爱人和孩子一起)。一大早我们乘坐车队安排好的大巴车出发,一路拉着警报飞奔赛场(大巴车有点小故障,但不影响安全),我想这是不是预示着今天旗开得胜,路上闫老师做了赛事和人员介绍,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兴奋,也在此感谢闫老师辛苦付出。
签到,检录都是车队队友帮我完成的,感谢你们弘扬和践行驭风社的团队精神,我们车队十几个人分成四组:女子组,男子大师组(其实就是年龄超过36岁的老年组),小轮车组,休闲骑组。我们定了一个宗旨,安全第一,顺利完赛,量力而行。比赛开始,刘伟队长一路破风,我们大师组3人(董,王,宋)跟在后面骑的非常舒服,时速基本保持在30+(其实最快也到39公里每小时了),这居然看不到第一梯队的影子。骑行20公里左右,我感觉小腿要抽筋,赶快把带的能量水都喝了,当时就一个想法,不能掉链子影响团队成绩。赛程过半,我尝试破风,真的很累,保持30+速度很难(刘伟队长辛苦了)。最后一个计时点前我还尝试了冲刺,最后成绩1小时14分完成39公里计时赛(人生第一次这么快)。最后的非计时路段,队长带着我们仍然以30+的速度骑回了起点,全程49.5公里。
比赛名次对我们来说已没有太大意义,挑战自己,不断突破才更有价值。设定一个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他,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过程,享受那种自我突破的满足,享受自己被拉伸的感觉,每个人都是这场比赛的胜者。拿到纪念奖牌,我们欢呼,庆祝,拍照留念,这一刻让人无比放松,骑行真的是有利身心健康的一项运动。
最后感谢北大教工车协,给我们做强有力的后盾,感谢驭风社车队每一位队员,你们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感谢闫老师为组织比赛的辛苦付出,感谢刘伟,王珊珊带领大家练习。你们的坚持不懈激励着懒惰的我。后续的比赛我们一起加油,享受骑行快乐。
非常遗憾,因为要出差,没有参加下半程车队的活动(你们居然骑行了120公里)。。
范爱文老师:车协驭风社有12名队员参加"2024年北京自行车联赛”,看闫老师的通知说车协其他成员可以一起乘大巴到通州来个58公里休闲骑,于是我拉着老公临时入队。比赛开始前,我们与贾老师和高老师4人啦啦队在赛道里骑到10公里处,被赛事管理人员提醒第一波队员快到了,赶紧离开赛道。我们停在路边看比赛,寻找驭风社队员的身影拍照,等最后出发的队员差不多通过了,我们尾随跟着骑完了全程50公里,吃过午饭去看燃灯塔(北大博雅塔的母版,然后沿着温榆河和清河绿道骑回家,绿道中间几经中断(期待将来能完全贯通,当然现在也是非常友好的骑行绿道了),全程120公里,一直在追逐前队,被比赛队员直接拉爆就这样人生第一次单日记录诞生了
感谢北京祈元科技有限公司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