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工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工会 > 教学单位 > 社会科学部 > 国际关系学院工会 > 正文

【国关工会会员风采】王缉思:“四小”生活哲学

作者:来源: 日期:2022年04月07日

“过小日子,找小乐子,当小人物,挣小钱。”这是王缉思老师的“四小”生活哲学。信其道,践其行,王老师躬身笃行,也乐在其中。

“作为北大人,我惟一的、也许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之处,在于完整的北大履历。我1954年随父母来到北大,上了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初中、北大附中高中、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然后留校任北大讲师、副教授、教授,直到最后落叶归根。”这是在北京大学201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时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的一段发言。王缉思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之子,他在一次与北大学生的交流活动中聊到:“小时候,父亲总教导我们将来要成为科学家,科学救国。我哥哥姐姐都是学理科的,只有我阴差阳错学了文科。在北大一路学下来,最大的收获是严谨:对待学问是非分明,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我认为,独立的思考、人文的气质、学者的矜持,是北大最可贵的地方。”

出生在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身居燕园六十载,进入国际政治领域四十年,王老师的人生之路看似一帆风顺,其实也曾布满荆棘,幸而坚守其道,守得云开见日出。

二十岁那年,王缉思老师自愿去内蒙古插队,做了七年农牧民;之后到河南下乡做农民,又在河南三门峡水电厂当了两年多电焊工。尽管经历坎坷,在下乡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着一份独特的认真与执着,一直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插队时,在草原放羊就一直琢磨怎么养羊,种菜就买一本《蔬菜栽培学》通读,在三门峡当电焊工就想着怎么精进技术。

回忆起那段岁月,王缉思老师依然能记起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在内蒙古插队时,队长让他去看草,一个月不能出去,他就想找点好玩的事做,把种的胡萝卜煮得烂烂的,放点水果糖,做成胡萝卜酱;在蒙古包里干什么事都得蹲着,站不直不舒服,他就花一个月时间自己拿铁锹挖出一个坑,做饭站在坑里,睡觉再找平的地方睡;他自己研究做帽子、手套、衬衣,有老乡听说他会做衬衣,拿来布料请他帮忙,没做过女衬衣的王老师按照男衬衣的裁剪方式把布裁开,才发现不对劲,偷偷骑马到供销社自己贴布票、贴钱再买一块布,回来做好后把衬衣交给老乡,老乡满心欢喜,并不知个中甘苦。几十年过去了,王老师才告诉老乡当时的小插曲。农村生活并不轻松,要在农村长期待下去,王老师想多学点手艺,艺不压身,他跟着老乡学习砌墙、盘炉子、盘炕、做马鞍、编马鞭,在艰苦的环境下自得其乐。“我觉得干这些就是好玩儿,其实是一个玩儿的心态,这都是源自一种好奇,有了这种好奇,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喜欢的。”王老师在给本科新生开设的讲座上也提到过:“读书,听讲座,交流,旅行,什么都是学习。我恰恰鼓励学生把读书看成是‘玩’的一部分,高兴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学习。”

王缉思老师信守坚持,只要决定做一件事,就争取做到完美,做到极致,自言“这是人生的价值追求”。王老师说:“什么东西都是手艺,干什么就好好干,不要先想着讲价钱、讲条件。任何工作都有它好玩的地方,要去享受它的乐趣。”所以,从事学术工作时,他写文章总是反复锤炼,精益求精。在他看来,写文章和做裁缝活儿其实异曲同工:做裁缝活儿,得想好先做哪道、后做哪道,反了就匝不回去了,先想清楚再动手;写文章也是一样,动笔前要仔细琢磨,网络采访、媒体专访、研究报告和学术报告的写法各不相同,有清晰的思路再去写,不能千篇一律。

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充满热爱,如今的王缉思老师依然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种花、种菜、做运动。他练习手风琴,曾在2015年国关学院新年晚会上一展风采,引得尖叫连连;他喜爱古典音乐,在自己的兴趣小世界开拓广阔天地;王缉思老师曾亲题“龙虫并雕”石刻,于他而言,生活和学术,大抵都是如此吧。

撰稿人:李方琦

图片:国际战略研究院提供

审核:闫岩

上一条:【国关工会会员风采】李扬帆:书生意气,“此心光明”

下一条:国关学院工会模范工会采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