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北京大学教职工正念社团首次“正念体验”活动,在工会小白楼一层活动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活动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正念领域资深研究者王彪引导,外国语学院教授魏丽明担任主持,来自不同单位的近40位教职工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大学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领导和教职工,以及正念社团的发起人魏丽明和成员们。作为社团的发起人之一,魏丽明老师向到场的教职工致以热烈的欢迎,她分享了自己在正念习练上的个人心得,以及对参与者的建议,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体验正念带来的益处。随后,在王彪的带领下,参与者们共同体验了正念练习,深入探讨了正念的实践与应用。
正念社团发起人魏丽明
王彪首先通过觉察呼吸和身体伸展正念练习,引领大家体验当下的存在和内在的平静。接下来,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正念的科学依据和心理学背景,使参与者对正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现场练习
随后,在交流环节,王彪分享了正念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正念干预如何有效地提升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他指出,已有研究表明正念练习不仅能够改善情绪,还能增强个体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随后,王彪向现场听众分析了“正念”的科学原理。他说明,正念源自佛教冥思禅修的概念,经过现代心理学的转化与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缓解压力、治疗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中。正念练习能够帮助个体提高对当下经验的觉察力,通过非评判性地注意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身体感受,进而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减少自动化的负面反应。
王彪
活动的互动环节中,现场教职工积极提问,提问内容涉及正念练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处理生活压力等问题。王彪耐心解答,鼓励大家将正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以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平衡。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参与教职工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学到了正念的科学理论,还体验到了正念带来的内在平和。
教职工正念社团成立以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心理学院正念实验室的支持下,已开启两期线下和四期线上八周MIED课程,八十多位老师参与学习。为了满足师生的需求,进一步推广正念课程,教职工正念社团和正念实验室将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福利课程。课程将采用微信小程序自助学习和打卡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参与者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来学习正念课程内容、完成练习并进行打卡。课程设计为期49天,以持续和日常的练习促进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首个打卡日定于3月25日,坚持打卡40天的学员不仅可以获得优秀学员证书,还有机会申请加入正念进阶师资课程,深入学习正念的理论和技巧。
北京大学教职工正念社团的成立和活动,体现了北京大学工会和心理学院在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努力,也标志着校内正念学习者为促进校园师生心理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正念社团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引领和推广正念的科学实践,为更多人带来心灵的光明和平静。
正念介绍:
正念(mindfulness)最早来自于佛教冥想正念。和佛教修炼中的正念不一样的是,面向大众的正念练习不包含宗教的色彩,从而成为让普通人受益的科学方法。正念的操作性定义为“有目的的、此时此刻的、不评判的注意所带来的觉察”。正念包含注意监控和接纳两大成分,注意监控是觉察当下的内在和外部信息。接纳是一种态度,指非评判、不反应、开放和接受、平等地对待当下的身心体验。
情绪困扰的正念干预(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for emotional distress)于2019年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正念实验室刘兴华研究员开发。该干预方案基于“正念减压疗法”(MBSR)和“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UP),针对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设计而成。目前,MIED课程已帮助超过2万人。完成课程的不少学员在焦虑、抑郁、压力上得到了显著降低,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文字:金鑫 图:宋庆生